我国民间有着“春捂秋冻”的古老说法,这一理念被视为增强体魄、提升抵抗力的保健良方。特别是在金秋十月的季节,正是我们实践“秋冻”的绝佳时机。回想起母亲的叮咛,让我们一同如何在2017年后的秋季正确地进行“秋冻”。
何为“秋冻”,又该如何实施呢?随着秋季的到来,早晚温差逐渐加大,我们的体温调节系统还停留在炎炎夏日的模式。如果过早穿上厚实的秋衣棉服,身体将没有机会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。而“秋冻”的理念就在于,让身体在适度的凉爽中,不出汗且不打哆嗦,保持舒适的状态。
那么,“秋冻”应该冻到什么时候呢?在户外,当温度降至16℃以下时,就应该告别轻薄的裙装。而在早晚温度低至10℃时,也是时候放下“秋冻”,穿上厚实的衣裳来抵御寒意。
并非所有人都适合“秋冻”。特别是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身体调节功能较弱的人群,尝试“秋冻”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。对于这类人群,防寒保暖尤为重要。特别是中老年人,在秋冬季节更要注重保暖。体质较弱的人群除了要避免盲目“秋冻”外,还需特别注意头部、手部、足部的保暖。
在这个秋季,正确的做法是关注气温变化,随时增减衣物。对于适合“秋冻”的人群来说,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衣物来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,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。而对于不适合“秋冻”的人群,应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,保持身体的温暖。
“春捂秋冻”是一种顺应自然变化、强身健体的智慧。在秋季,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气温变化,合理安排自己的穿衣和保暖措施。让我们在这个秋天,既保持优雅风度,又保持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