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 主页 > 十二星座 >

具有浓郁南国地方色彩的南音说唱

编辑:十二星座运势2025-07-29 16:17 浏览: 来源:www.fengshuis.cn

南音说唱,源自木鱼与龙舟的旋律,又吸纳了其他地方戏曲的精髓,独具南国风情。这一婉约而优美的戏曲,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。本期,让我们一同领略南音说唱的魅力,感受其浓厚的文化底蕴。

南音说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大体上分为“地水南音”与“戏台南音”。其中,“地水南音”源自卜卦术语,广东地区将盲人称为“阿水”,因此盲人所唱之南音便被称为“地水南音”。

地水南音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筝、箫、椰胡、秦琴、洋琴与拍板等,数量通常不超过五件。大约20世纪初,地水南音被融入粤剧、粤曲音乐中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戏台南音”。南音乐器丰富多彩,包括秦琴、椰胡、箫、三弦与筝等。

地水南音的演出场所多样,包括私人寓所、酒楼、街头和妓院等。演唱者多为失明艺人,他们被称为瞽师或师娘。南音的音乐形式在广州方言中演唱,是粤剧、粤曲常用的曲牌。据说,它是在木鱼、龙舟的基础上,吸收了扬州弹词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来。为了与广东以外的曲调区分,称之为“南音”,其音乐性比木鱼、龙舟更强,因此作为独立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众多。

南音的句格和声韵要求严格,有伴奏、快板与过门音乐。其旋律婉约优美,充满了南国地方特色。早期的南音多在文人雅士中传唱,传统作品多以伤春怨梦为主题。

想要了解南国文化的朋友,不妨来感受一下南音说唱的魅力。这种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戏曲形式,既展现了南国的地方色彩,又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。无论是地水南音还是戏台南音,都是南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值得我们去传承和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