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老的河浦乡东南方向,大约一里处的“蜘蛛经网地”,有一座被誉为潮阳十大古墓之一的“剌史墓”。这座墓葬的主人,是元朝仁宗延祐五年逝去的陈憺公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陈公的墓葬只是草草安葬,初建时仅是一块由贝灰砌成的大月眉。
直到明代嘉靖年间,陈公的第十代孙陈層楼先生,邀请了一代名地师黄妙应先生,按照宋墓的制度,予以正式重修。整个墓葬全用石砌成一个大古亭,显得庄重肃穆。墓碑的正面中央,雕刻着“宋墓”两个大字,右侧刻有“考潮州剌史开峯陈公”,左侧则刻着陈公的妻子四品夫人淑德黄氏的姓名。墓碑的背面,还保存着陈憺公的遗书。
来到墓前,只见坟埕宽阔,立有四柱三门的碑坊,匾额上刻着“颖川发祥”和“黄堂开基”。墓前的两石柱上,刻着一副长联,文字婉转优美,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而墓后,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海礁石,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。
整个“蜘蛛经网地”古木参天,草木花香,环境清幽。距离墓葬约千米处的大路旁,有一块墓道石碑,上面刻着“宋潮州剌史陈公墓道”。整个“剌史墓”占地约60亩,虽然文革期间破“四旧”将墓亭、华表全部拆毁,仅留下部分碑石碎件,但墓葬及墓道碑石依然保存完好,默默诉说着历史的记忆。
站在这古老的墓葬前,不禁让人感慨万千。历史的沧桑,自然的美丽,都凝聚在这块土地上,让人心生敬畏,也让人心生感动。陈憺公的一生,虽然历经坎坷,但他的墓葬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,让人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