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鬼英雄钟馗的传奇故事
钟馗,这个名字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,被誉为驱鬼逐邪之神。他相貌奇丑,却才华横溢,满腹经纶。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据传,钟馗是唐初终南山人,也有说法认为他祖籍安徽省宿州市。他参加科举考试,因才华出众而备受赞誉。在殿试时,因奸相卢杞的谗言,他失去了状元的荣誉。一气之下,钟馗头撞殿柱而死,其决心和勇气震惊了朝野。
德宗感念他的才华和正义,封他为“驱魔大神”,并让他遍行天下,“斩妖驱邪”。还有一个传说,唐明皇在梦中见到钟馗捉鬼,梦醒后病倒。病愈后,他下诏让画师吴道子绘成《钟馗捉鬼图》,以驱赶邪魅。吴道子根据梦境挥毫泼墨,一气呵成。
其实,钟馗并非只是人的名字,而是一种菌类的名称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钟馗源于仲葵,本是一种椎形菌类。由于椎可作武器用,有人便借用其谐音,编出一个手执椎形仲葵打鬼的钟馗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深入人心,符合人们的心理,因此受到广泛欢迎。于是,菌类仲葵便变成了打鬼的钟馗。民间悬挂钟馗图的风俗也逐渐形成。
除了除夕,如今在端午节也会画钟馗,或赠人、或自挂。这种改变的源头是乾隆二十二年的一次瘟疫。在那年,疫情严重,人们无奈之下请出钟馗捉鬼驱邪。这一做法逐渐相沿成俗,流传至今。
钟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传说,更是中国人民对正义、才华和勇气的象征。他的形象深入人心,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。在每年的特殊时刻,人们都会想起他,祈求他带来平安和吉祥。